学校首页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验分享暨2026年职业技能大赛工作布置会圆满举行

来源: 发布者:发布日期:2025-10-24点击:
审核

 

近日,我校成功举办了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验分享暨2026年职业技能大赛工作布置会。副校长崔宝秋出席并讲话,各学院部副院长、副主任、参赛队指导教师及学院教师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才维维主持。

会上六支晋级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的参赛队指导教师依次分享了他们的参赛经验和收获。

旅游赛道指导教师王贺婵分享了备赛过程中的艰辛与收获。她提到,学校提供的完整平台和专家讲座对团队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反思了赛场环境衔接上的不足,提醒未来参赛队伍需提前与主办方沟通设备使用细节,避免技术故障影响比赛表现。

教育与体育赛道(2)指导教师高铃以《职教出海:AIGC数智赋能非遗电商传播》项目为例,强调了角色清晰、协同表达的重要性。团队成员需各司其职,形成表达合力,同时注重跨文化沟通力和技术融合力的培养,以展现项目的综合实力。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赛道指导教师赵久妹表示,本次参赛她深刻体会到行业向智能化、无害化、无试剂化发展的新趋势,也认识到自身短板。备赛时,选题应紧密贴合国家政策,如乡村振兴、绿色生态等,确保项目的时代性。项目选择要注重产教融合,技术需能落地实施,兼顾“技术合规性”与“生态可持续性”。应提前制定预案,放手让学生锻炼,提升其应变能力,为比赛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康复治疗与护理赛道指导教师张颖这次参赛收获颇丰,她强调参赛不仅拓宽了视野,接触到了护理前沿技术;而且带学生训练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相长,个人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在经验方面,她认为靶向备战至关重要,需深入研究大赛文件,查漏补缺;实战模拟要兼顾个人技能与团队合作;分工协作能提升效率。教训是设备需更新,技能创新不足,且项目与临床脱节,产教融合不够,细节设计亦需提前打磨,避免临时修改。

教育与体育赛道(1)指导教师陈静分享了小学教育组比赛的经验。她提到,项目设计需紧密贴合小学教学实际,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同时,她也强调了临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建议未来参赛队伍加强压力测试和即兴训练。

教育与体育赛道(3)指导教师石秀丽以马拉松运动员康复与训练备赛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专项技能攻坚、PPT制作和应急预案的准备过程。她提到,专项化是技能竞赛的核心竞争力,而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PPT的字体大小还是备用的投屏线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会议邀请了我校岳强和从劲涛两位专家从大赛裁判的角度进行了专业点评和分享。

岳强老师表示在世赛指导与裁判实践中,指导教师一定要把握大赛核心精神至关重要,需紧扣精湛技能,彰显青春风采,聚焦美好生活,践行国际交流。一是创新设计是关键,要发现真问题,提出创新方案,有效呈现。二是赛场要点在于直面真问题,方案务实,样式多样。三是团队表现需塑造卓越职业形象,展现专业素养。四是科学备赛要循序渐进,注重问题洞察、方案创造、项目包装等六阶进级,全力追求佳绩。

会议最后,崔宝秋在对2025年参赛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对2026年职业技能大赛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一是各学院和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要复盘大赛,做好资源成果转化,为今后备赛提供参考价值。二是教务处和各学院要提前谋划,做好学院推荐学校比赛全员参与的局面,极大调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学校组建“老带新”备赛教师指导团队,确保技能传承不断档。三是做好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将世赛经验反哺至课程建设,形成“赛课融通”长效机制;通过参与大赛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此次会议的圆满举行,不仅为我校参赛队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未来大赛的备赛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定能在未来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