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 |
教师节特辑
在虚实交织的VR世界里,她以代码为舟、匠心为楫,引领学生拨开技术迷雾;作为VR专业教研室的带头人,她将行业最新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让课堂与职场无缝衔接;身为党员先锋,她把竞赛场当作练兵场,带领学生团队斩获省级以上奖项十余个。从三尺讲台到元宇宙疆场,她用躬身力行的姿态证明: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代码都承载理想,让每次交互都传递温度,让每个青年都能在数字浪潮中挺立潮头,筑梦未来!
——题记
在锦州师专计算机科学学院,有这样一位引路人,她以科技为翼,以爱心为舵,在虚拟现实(VR)技术的浩瀚星空中,她以无私奉献为画笔,描绘着学生成长的蓝图。她,就是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师阎双,一位在教育事业中砥砺前行,引领计算机专业学子们翱翔于知识蓝天的“最美教师”。
阎双,女,副教授,现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任教师,教研室主任。从教二十五年以来,她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她凭借着共产党员的赤诚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人格魅力和言传身教,成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点亮了学生的未来,赢得了同行专家、学校师生的高度认可。她获评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校优质课教师等。作为辽宁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现实引擎开发(Unity3D)》负责人,她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探索未来科技的舞台,带领虚拟现实教学团队,在虚拟交互中探寻技术强国密码,勾勒育人新格局。
初心如磐
以党员信仰铸就职教之魂
(1)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血脉
作为有着17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她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使命,创新构建“VR+思政”育人模式。在《虚拟现实引擎开发(Unity3D)》课程中,她精心设计“大国重器VR展馆”案例,带领学生用代码复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场景,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转化为沉浸式思政课堂。2023年,该课程入选辽宁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团队在第四届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作品竞赛中凭“vr雷锋展厅》项目获国家级三等奖,3名学生因此坚定了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理想信念。
(2)以头雁效应激活团队动能
面对VR技术这一新兴领域在教育中的空白,阎双老师没有退缩,而是以一种开拓者的勇气,主动请缨,承担起计算机VR专业建设的重任。她深知,VR技术不仅能为传统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更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于是,她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设计课程框架、筹备教学设备,2018年成功在锦州师专开设了虚拟现实技术专业,也成为当年辽宁省内唯一一所公办院校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不仅填补了学校在该领域的空白,也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探索未来科技的舞台。2022年,她牵头组建“VR+校史馆”团队,带领教研室成员利用暑假历时1个月完成数字化校史馆建设,打造出我校首个可交互式虚拟校史馆项目,在720云平台累计访问量超2196次。
教研深耕
以创新为突破重构VR职教生态
(1)打造三维赋能育人新范式
作为省级教改课题负责人,她以“岗课赛证”融通为突破口,主持完成《基于Unity的仿真教学系统应用研究》等3项重点课题,构建“基础技能模块化——项目实战场景化——创新孵化商业化”三级课程体系。在《虚拟现实引擎开发》课程中,她将“1+X 3D引擎技术应用(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标准拆解为42个教学微任务,独创“闯关积分制”教学模式,学生需通过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考核方可解锁下一阶段学习。2023年她参与开发的二项虚拟仿真系统作品均斩获辽宁省教育厅信息化大奖赛一等奖,教育部第二十七届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活动课件典型作品。2024年,她带领学生团队开发的《基于Unity的CC2530芯片按键控制LED灯仿真实验系统》项目,斩获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辽吉蒙赛区一等奖、总决赛三等奖,实现“课赛融通”典型示范。主持的辽宁省精品在线课程《虚拟现实引擎开发(Unity3D)》被全国77所高职院校选用。
(2)用数字技术赋能地方发展,开辟协同育人新赛道
2023年,她带领教研室团队为辽宁天实城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攻克技术难题。针对传统建筑效果图交互性差的痛点,她辅助技术人员设计“VR建筑仿真系统”,助力公司成功签约2个市级项目,创造经济效益30万元,提升了公司在建筑可视化领域的竞争力。
她参与滕泰科技发展(大连)有限责任公司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实践,为企业输送高质量VR专业人才。指导学生在辽宁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实习,负责将行业前沿的VR技术与实际项目案例融入教学,她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库,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主持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职业院校VR/AR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在省内中职院校推广应用,形成“标准引领——资源共建——人才共育”的职教改革范式。
匠心育人
以赛场为炉锤炼时代工匠
阎双老师始终坚信“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将技能大赛作为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工匠精神的核心载体。近五年,她构建“课程——集训——孵化”三级竞赛培育体系,带领学生团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赛场上屡创佳绩: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中,她创新采用“企业真实项目倒推训练法”。她带学生逐帧调试动画流畅度,为0.5秒的延迟反复优化代码。最终她指导学生获辽宁省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老师,这个场景的导航路径又出错了!”学生迟骏鹏急得满头大汗。她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学生一起排查问题:“别急,我们拆解步骤——先检查导航代理组件参数,再查看导航区域”,备赛的日夜,这样的场景在实训室里循环上演。为破解“赛教脱节”痛点,她像“技术翻译官”般奔波。白天阎双老师带领学生泡在实训室,晚上整理历届竞赛案例库。为优化项目的交互逻辑,她带着三名学生经常周末集训。当团队开发的VR项目获港澳台区域赛一等奖时,学生刘芷彤哽咽着说:“是您陪我们改了无数遍的程序,连提交PPT上的标点符号都逐字校对……”。
她常说:“工匠精神不是孤芳自赏的技艺,而是精益求精的执着。”从赛场到职场,她用一串串数据、一项项成果,诠释着新时代职教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初心。那些不眠的夜晚、永远在线的微信,正是照亮学子匠心之路的明灯。
科研赋能
以技术前沿反哺教学升级
阎双是锦州师专VR教研室主任,她始终将科研创新作为教学升级的“动力引擎”,用课题攻关的深厚积淀,为职业教育课堂注入时代活力。2014年,她主持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WIKI平台教学资源库的研究与实践》,带领团队搭建开放式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首创“师生共建”的资源更新机制。当学生抱怨传统教材滞后时,2017年,她转向虚拟仿真技术攻关,主持《基于Unity的仿真教学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课题。为破解“虚拟场景真实感不足”的难题,她带领学生深入企业探讨技术解决方案。在《计算机组装》课程中,学生戴上VR设备即可“走进”电脑内部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排除训练效率提升30%。2022年,她瞄准元宇宙教育新赛道,主持《职业院校VR/AR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针对VR教学资源“重展示轻交互”的痛点,她创新提出“五维沉浸式”资源开发模型,将手势识别、空间定位等技术融入教学资源设计。
从WIKI到Unity再到VR/AR,阎双老师用三个十年课题的接力奔跑,让教学始终站在技术浪潮之巅。她的实训室墙上挂着这样一句话:“科研不是束之高阁的论文,而是让学生触摸未来的阶梯。”
师者仁心
以温暖陪伴点亮学生前路
阎双老师是学生们心中“24小时在线导师”,她创新搭建班级VR学习社群,利用碎片化时间为学子答疑解惑,深夜的屏幕前总闪烁着她耐心回复的身影,累计解决技术难题超200条,让困惑随时“清零”。面对VR专业学生常有的“技术焦虑”,她响应党支部发起的“党员教师宿舍帮扶”行动,在温馨的“宿舍匠心茶话会”上,讲述如何从“技术小白”到行业骨干。当学生小袁因编程瓶颈而抹眼泪时,她轻轻递上纸巾:“你看,学姐也曾卡在这个环节三个月,但坚持下来就是新天地。”这份温暖和陪伴,让青春在匠心中绽放光芒。她用耐心与关怀编织着学生的成长之路。
从三尺讲台到元宇宙疆场,阎双师以VR技术为笔、以匠心精神为墨,书写着新时代职教人的奋进篇章。他让冰冷的代码焕发人文温度,让虚拟的世界承载育人使命,更让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在数字浪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这,便是“最美教师”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