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首页

通知公告

医学小常识简介
2019-03-07 14:14   审核人:   (点击:)

医学知识的数量极为庞大,内容复杂,彼此关联交错,很多知识需要有系统的医学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够理解和掌握。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并不能迅速有效地直接获得医疗资源的支撑,因此非医学专业人员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健康水平和对医学的正确认知。

我校卫生所整理了如下与医疗保健有关的小常识,较为常见,内容相对简单易懂,便于掌握。

一、常见的医疗健康标准数据及相关的疾病

医学的内容十分复杂,相关参数标准繁多,非医学专业人员难以掌握,因此,我们只介绍一些常见的、容易理解的医学指标或指标范围,以便大家识记、掌握。

1、体温

测量体温主要有三种方法:腋窝、口腔、肛门。

而腋下体温测量最为常见,其正常范围是36-37.4℃(不同的医学材料对这个数据的表述略有差异)。

这是通过对海量正常人进行体温测量后所得出的统计数据,因此它并不绝对,有个别人的体温可能超出这个范围,但未必处于疾病状态。

反之,如果某人平时的基础体温就比较低,在有疾病(炎症较为常见)时,体温虽然升高,却可能尚未超出这个范围的上限,我们也要考虑此人处于患病的状态。

我们用体温计测腋温时,有一些注意事项:一要夹紧,否则体温不能很好地传导到体温计上;二是保证充足的时间,很多体温计要夹5-10分钟,其结果才会最终稳定,夹的时间过短,计数可能不准;三是腋下保持干燥,如果有大量的汗液,要先擦拭干净再夹体温计。

临床上导致体温升高或降低的原因众多,其中导致体温升高最为常见的原因即炎症。

大学生群体最常见的导致发热的疾病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有其正面价值,医学上并不提倡一味地为了退热而退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例,临床上超过38.5℃才予退热处理。

但基于各种原因,国人长期对此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只有立刻退了热才有利于疾病的好转,这是非常狭隘的看法。

2、心率、脉搏

在生理状态下,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般是一致的,我们以心率作为核心进行介绍。

人的心率时刻在变化,正常人的心率是60-100次/分,这也是统计出来的数据,并不绝对。略微超出上限或低于下限,未必是疾病状态。

同样的,处于正常范围区间内,也未必正常,比如平时基础心率较低,但当前心率的涨幅很大,却仍然处于区间范围内。

测量心率时,要处于静息状态,之前如果有过较为剧烈的活动或激烈的情绪波动,应该充分休息后再测量。

其他影响心率的因素也都应该尽量避免,比如吸烟、饮酒,以及一些会影响心率的药物。

3、血压

血压的书写格式:120/80mmHg。

血压的正常范围:高压不超过140mmHg,低压不超过90mmHg(新近的国际指南有将该组数值下调为130/80的意向)。

超过这个范围的则属于血压升高,但未必就诊断为“高血压病”,毕竟血压高和高血压病是两个概念。

低血压的理论值是90/60mmHg,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才能诊断为低血压病,有些人血压值较低,但生活正常,无相关症状,因此不能诊断为低血压病。

人的血压和心率一样,也是随时变化的。在运动、情绪激动等生理状态下,血压一般会升高。安静时则相对较低。

测血压时也要保持处于安静状态,要求与测量心率大致相似。

很多同学会比较关注高血压病,其实偶尔一次血压的升高,一般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可能只是正常的生理性波动,也可能是测量不标准造成的。

诊断高血压病的标准是“非同日、三次、坐位、标准测量”,符合这个标准时,如果血压还升高才能进行诊断。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以中老年人发病居多,但近些年来发现,年轻人中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高血压的疾病分析内容非常多,这里不一一介绍,只介绍一些可以导致血压升高的不良因素,希望各位同学可以在生活中注意避免。

高盐饮食明确可以升高血压。有些人的饮食习惯就是高盐饮食,所谓“口重”,长期如此会升高血压。

长期精神紧张也会升高血压,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情绪开朗,积极乐观向上,避免焦虑。

长期熬夜也有可能导致血压的升高,这点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常见。

有时是因为游戏娱乐,有时是因为课业繁重。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避免长期熬夜,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

此外,运动本身虽然会导致血压升高,但运动后毛细血管床充分打开,集中更多的血容量,因此血压反而会下降,柔和运动更能体现这一点。

所以坚持有规律的、符合自身体质的运动,有利于调整血压的异常。

4、呼吸

成人正常的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

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一般是1:4。

呼吸频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体温升高、运动、情绪激动、紧张等状态下,呼吸会加快,安静时一般较慢。

年轻人呼吸增快以生理性原因居多,疾病因素导致的呼吸增快则主要是发热。

一般来说,体温增加1度,呼吸增加4次。

关于呼吸,有一种情况有必介绍一下,即“呼吸性碱中毒”。

当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加快时,如果通气过度,便会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其原理是过度通气导致CO2排出过多,体内环境倾向于碱性,进而导致碱中毒。

剧烈运动导致喘促,或发生心理暗示(癔症,年轻女性多见)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时,会有口唇肢端发麻、头晕、胸闷气短、四肢无力、抽搐,严重时可以有意识障碍。

呼吸性碱中毒一般来说并不严重,可自行恢复。我们可以用纸制作一个简易的面罩,将病人的口鼻罩住,以保证其呼吸的气体中CO2较空气中的含量高。

5、体重指数

体重(公斤)/身高2(米)即体重指数,这是衡量人的胖瘦程度是否健康的标准。

亚洲人的体重指数应该处于18-24之间。

超过24即“体重超重”,若是超过28则为“肥胖”。

成年人因骨骺线闭合,所以身高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唯一可以调节的就是体重。

因此,体重相对过高的同学,有必适度减肥。当然,减肥要以运动为主,科学合理,不能一味控制饮食。

二、常见检验项目的意义

前面介绍的一些指标都是通过人工或采用简单的医疗器械进行测量的。而现代医学会通过更多方法来进一步检查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情况,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常见项目及其意义。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所有检查项目中最基础的,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内容。

1)白细胞

通过查看白细胞可以了解机体是否存在炎症,以及粗略判断炎症的类型。

我们不介绍它的单位,仅介绍其主体数值,那么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10,超过10即说明有炎症(有时候虽然未超过,但数值较高,也要参考临床来进行判断,未必没有炎症)。

而白细胞其实是五种细胞类型的统称,其数值是这五种细胞的总和。我们主要介绍其中的两种。

一是“中性粒细胞”,如果升高则说明炎症可能细菌感染造成的。

二是“淋巴细胞”,如果升高则说明炎症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的。

这两种细胞的数值,均包括比例和绝对值两种,但不必记忆其数据,参考化验单后面给出的数据范围进行判断即可。

当然,通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情况来判断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类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实并不十分绝对,具体不再介绍。

2)红细胞、血红蛋白

通过查看这两个项目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临床上更重视后者,因此我们主要介绍后者。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里的物质,可以携带氧气,之所以血液呈红色即因含有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在120~165g/L之间,成年女性则在110~150g/L之间。

低于上面正常值的下限时即为贫血。我们以30、60、90g/L为界线,将贫血的严重程度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四个区间。

比如一个人的血红蛋白是65g/L,则属于中度贫血。

至于贫血的病种分类则比较专业,本文从略。

3)血小板

血小板与凝血机制有关,正常范围为100-300。

如果偏少则有出血倾向,反之则有形成血栓的可能。但这都并不绝对,因为相关的疾病有众多因素参与,其机理极为复杂,仅凭血小板的数据是不足够的。

血常规虽然是最为基础的检查,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很多疾病的征兆,比如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再障等,通过血常规的提示进一步检查,往往能够发现重大疾病,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血常规检查的价值和意义。

2、血糖

不同的试剂和检验方法,血糖的数值参数会有小范围的变动,常见的血糖数据标准如下:

空腹血糖:3.9-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有很多方法和标准,其金标准是“糖耐量试验”(这里不予介绍,略),但其实常常根据不同情况的血糖值即可进行诊断。

上述两种血糖值是正常范围,如果过高则可诊断为糖尿病,但标准并非其上限6.1和7.8,而是要再高一些。

空腹血糖>=7(“空腹”的标准是8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11.1(以糖耐量试验为最准),或随机血糖>=11.1且有症状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而恰好介于中间区域的情况,则分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是常见病,分为I型和II型,中老年人多为II型,年轻人则多为I型糖尿病。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当中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II型糖尿病。

患了糖尿病,除了采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进也非常重要。人们常说“管住嘴,迈开腿”,科学合理地控制饮食和适度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患者一般来说每餐主食(主要考虑的是淀粉成份,即碳水)不超过二两。

平时可以“少食多餐”,餐后半小时开始适度运动。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人为了控制血糖,一味地控制主食摄入量,结果容易导致低血糖。

对于有糖尿病基础的病人来说,发生低血糖反而危害更重。这一点要谨记。

3、血氧饱和度

血氧仪可以查看血氧饱和度,分析机体是否缺氧,一般数值在94以上是正常的。

血氧饱和度下降则提示机体缺氧,但其原因非常多,可以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系统的疾病,也包括中毒、酗酒等原因,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分析。

4、肝功

肝脏是人体的“生化工厂”,作用强大。

肝功能是抽血检验的结果,内容项目很多,我们只介绍转氨酶。

转氨酶有两种,简称谷丙和谷草,其正常范围都是0-40U(不同的检验方法,参考值范围不同)。

这是两种化学物质,前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质里,后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核里。

当各种原因导致肝脏受损时(各种肝炎、酒精、药物等),肝细胞会发生破裂,里面的物质进入血液,此时通过验血即可查知这些物质的增多。

所以,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如果增高,则说明肝脏有病损,只是病因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分析。

因为可以导致肝脏损伤的原因太多了,很多生活因素也都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比如饮食,所以查肝功时要空腹才更准确。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转氨酶如果超过40虽然是数值升高,但并不说明一定有诊断意义,一般临床上要达到两倍、三倍上限时才有意义,即80或120以上。

导致转氨酶升高的众多原因中,乙肝最为常见。

我国是乙肝大国,携带者也众多。但乙肝日常生活中传染风险很低(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所以我国制定了政策,规定用人单位不可以进行乙肝检查。

我校即早已取消了乙肝五项的检查,但保留了肝功转氨酶的检查,因为肝功异常是非特异性的,不能直接提示乙肝的存在。

5、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也称PPD,是通过免疫层面检验人体是否感染结核杆菌,以及处于何种状态的一种检验手段。

通过生物技术制作出结核菌素,再于前臂内侧进行皮下注射,经过一段时间,注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我校新生体检即采用PPD进行检验。

PPD试验引发的是一种迟发超敏反应,在皮下注射试剂之后,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48-72时达到高峰,因此PPD的复查会选择注射后的48-72小时内进行,过早过晚结果都不准确。

其所引发的皮肤反应主要是红斑和硬结。我们主要计算硬结的大小,红斑的尺寸并不重要。

硬结一般是不规则的团块状,因为有时可以没有红斑,所以除了视觉观察,我们还需要用手轻轻触摸,找到硬结的边界。

我们选取最长径和最短径,分别测量其尺寸(最好用游标卡尺,比较方便精准),再进行加合,然后除以2。

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大于15mm,则属于强阳性(有的材料以20mm为标准,我校采用相对严格的15mm)。0-5mm者为阴性。5-10mm者为阳性。

除了硬结,如果是水泡(比较多见)、出血、坏死、淋巴管炎(皮肤上会起红线)等情况,那么无论硬结大小,都属于强阳性。

我们只选取强阳性的结果,强阳性说明体内感染了结核菌,并处于活动状态,需要进一步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肺部病灶。

无肺部X线异常者,可以自愿进行预防性用药,并定期进行X线复查以明确病情的发展情况。

当然,PPD强阳性者未必都是肺结核患者。有些人对试剂过于敏感,皮肤反应也非常明显,但并不是肺结核患者。

我校多年新生体检,每年都会查出数十名PPD强阳性的同学,但最终胸片均正常(当然,这并不能让我们放松警惕)。

结核菌感染人体之后,如果时间较短,PPD试验有可能只是表现为阴性,这称之为“假阴性”。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需要间隔一个月之后再进行一次复查,如果仍然为阴性,才说明没有异常。

高校学生普遍住宿,集体生活容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流行,所以新生入学检查肺结核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我校新生体检必有的项目。

三、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诸多良好的习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相关的道理其实理解起来都不难,只是难于坚持。

1、饮食

1)食品安全问题是饮食最基本的注意事项,主要是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摄入。

有些食材因为发芽、发霉、污染等原因,会导致我们将有害物质同时摄入体内。甚至有些食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毒素或寄生虫,因此需要物殊处理后才能食用。

比如土豆发芽后会产生有毒的龙葵素,因此要将发芽部位及其周边部位挖除后才能食用。

比如花生、玉米、大豆等食材如果发霉就会产生黄曲霉素,这种物质长期摄入会导致肝癌,是I级致癌物。

黄曲霉素裂解的温度高达280度,一般的烹饪手段是达不到这个温度的,所以想通过高温蒸煮来“解毒”是行不通的。

比如豆角如果未煮熟,里面的若干有害物质便不会被分解,食用后会产生胃肠刺激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呕血,因此煮熟后方可食用。

比如酸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因此酸菜要多清洗几遍才能食用。

比如有一种民间所谓“豆猪肉”,里面有“猪肉绦虫”,如果不彻底煮熟便会使人得绦虫病。

以前因为国民平均卫生水平和意识较差,养殖、检验不合格的猪肉流入市场后被人食用,便会得猪绦虫病。

比如豆浆里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会产生胃肠刺激症状,因此要长时间煎煮才能将其破坏掉。

但豆浆中另含有一种叫皂素的物质,在80度左右时即可使豆浆产生“假沸”的现象,其实此时尚未煮熟,因此要继续煎煮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保持厨具、餐具的清洁,充分消毒。分餐人员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餐具内表面。

多人进餐时最好采用“分餐制”,设置公筷。私人的餐具不要混用。分餐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消化道传染病。

做菜时生熟分开(比如菜板分生熟两种,不可混用)以避免生的食材中的脏物污染到已经煮熟的食材。

还要做到充分煮熟,这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也有利消化。

食材的安全存放也是必要的,可以最大程度上延长有效存放时间,避免腐坏,避免招惹苍蝇、蟑螂等有害虫媒。

2)其次要注意营养均衡,荤素结合,不偏食,不挑食。少吃腌制类、油炸类的食品,少吃零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不可暴饮暴食,这会增加胃的负担,严重者甚至造成胃穿孔、破裂,还可造成急性胰腺炎或肝胆疾病,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一般来说八分饱即可。

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吃饭,食量尽量保持恒定,吃饭时尽量不说笑以避免呛咳。

还做到细嚼慢咽。有材料表明,理论上每口饭要咀嚼30秒以上才有利健康。当然,这并不符合现实,但充分咀嚼以避免吞咽过快仍然是有必要的。

饮食也不可过热,长期热食会增加食道癌的发病率。

饭后半小时可以适当散步,或按摩腹部以促进消化,也能防止餐后血糖的升高。

2、睡眠

众所周知,充分高质量的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

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娱乐方式的增多,现代很多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不良习惯。

长期熬夜可以增加猝死的风险,明显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病率。

因此要做到早睡,保证睡眠时间,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要保持8小时以上。

还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有些时候比睡眠时间更为重要。所以睡前不可饱食,避免情绪激动,不可吸烟饮酒。

3、远离不良嗜好

烟酒、毒品、成瘾药物等不良嗜好,对人有百害而无一利。

1)烟草当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诸如尼古丁、烟焦油、CO,还包括氰化物、砷等,将近70种。

烟草会导致肺癌,因为烟雾进入肺泡后,并不能完全被排出来,肺泡收缩时,肺泡口会形成湍流,这导致一部烟雾的颗粒会一直积留在肺泡内,经过长期慢性的刺激,引发肺癌。

除了肺癌,还可以导致口腔癌、喉癌、高血压、脑血管病、心梗等严重疾病。

烟草不仅危害自己,通过二手烟还会影响他人。

2)毒品的危害更不用说,全世界除了北欧少数国家,几乎都是禁毒的。毒品会使人成瘾,丧失生活能力和意志,引发社会犯罪。注射毒品还可能因为共用注射器而传播各种传染病。

因此我们要坚决远离毒品。

3)医学上有很多药物都可以导致成瘾,有害人体健康。这些药物多是镇痛、镇静类药剂,比如巴比妥类、鸦片类、苯丙胺类、可卡因类、致幻剂等。

很多人因为具有某些疾病而必须使用这类药品,如果使用不得当,会导致药物上瘾,难以戒除,强行戒除会导致“戒断综合征”。

具体的医学知识非常复杂,本文不一一介绍,总之我们要遵医嘱,不可滥用镇静、镇痛等精神类药品。

四、常用非处方药的相关知识

用药需要有专业知识,需要遵医嘱,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会购买非处方药来处理一些相对较轻的疾病或不适感。

而因为缺乏专业医生的指导,所以购买非处方药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着重介绍一些常见的非处方药的注意事项。

1、抗生素

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医学词汇就是“炎症”,此时我们会选择用“消炎药”。

其实,医学上没有所谓的“消炎药”,这类药一般是指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是用于细菌治疗的,分很多类,每一类下面又分很多种,而每隔几年都会有新种类的药物被制造出来用于临床。

最常见的有β内酰胺类,包括各种青霉素、阿莫西林、各代头孢等;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氟喹诺酮类,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等;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硝咪唑类,甲硝唑等。

这些抗生素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需要专业知识作基础。但现实中我们也可以进行经验性用药。

比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选用阿莫西林、各种头孢、罗红霉素等;泌尿生殖系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感染性腹泻,可选用诺氟沙星等;胃炎,可选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牙痛,可选用甲硝唑等;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可选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需要强调的是,抗生毒是针对细菌的(还有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单纯的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无效。

而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但出于国人长期的错误认识,人们在就医时仍然会强烈要求使用抗生素,或自行到药房购买。

而临床上很多医生在缺乏证据时,也会出于经济因素主动给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

这些行为都属于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影响以后的治疗,影响药物在临床上的效果。

抗生素滥用在国际上是非常严重的难题,西方发达国家对抗生素的管制甚至强于枪枝。

但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希望各位同学可以坚持拒绝滥用抗生素的意识和态度,做到有证据指标时再使用抗生素。

除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上述这些抗生素还有许多注意事项。

比如青霉素和头孢类极易导致过敏,因此要先进行试敏。而即使进行了试敏,也有极小的概率会导致过敏。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试敏结果为阴性,并且已经注射了一段时间,当医院更换药品批号,要再次进行试敏,因为每一批药品在导致过敏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上一批药物不过敏,不代表这一批药物也不过敏,因此重新试敏是有必要的。

此外,使用青霉素、甲硝唑、头孢类抗生素时,要禁酒,而且用药的前7天和后7天都要禁酒,否则可能导致“双硫伦样反应”,属于严重的过敏反应,严重者导致死亡。

比如氟喹酮类的抗生素有可能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因此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小儿要慎用所谓的“沙星类”的抗生素。

比如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有明显的肾毒性、耳毒性,但此类药口服不易吸收,因此注射使用时要慎重,口服相对更安全。

口服虽然不吸收,但在消化道腔内仍然可以针对致病菌产生作用,因此常用于治疗感染性腹泻,或手术前的胃肠道准备。

2、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一般用于炎症、发热、疼痛(主要是钝痛)等情况,感冒时的发热和头痛就常用解热镇痛药,其他诸如风湿、类风湿等疾病也常用。

这类药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酚酸、吲哚美辛、布洛芬、安乃近等。

这类药一般只用于对症治疗,即所谓的“治标”。但对于缓解症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解热镇痛药也有很多副作用,不可以随意服用。

比如扑热息痛虽然是儿科相对最安全的用药(还有布洛芬),但却常因服用过量而造成药物性肝损害;阿斯匹林若用于15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小儿,可能导致严重的瑞氏综合征,死亡率很高;安乃近虽然是强效退热药,但不良反应非常多,比如造成出汗多、粒细胞减少、肝肾损伤、肌注导致肌肉萎缩等,因此并非临床首选药。

需要强调的是,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所谓“感冒药”往往是复合制剂。它们的商品名不同,但成份常相近甚至完全相同,因此感冒后不能同时服用这些药,这会导致相同成份服用过量。只选用一种即可。

3、“胃药”

人们习惯将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统称为“胃药”,其实主要包括胃酸抑制剂和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不再介绍),另有一些则是对症治疗药物。

胃酸抑制剂有很多种,包括西米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这些药通过不同的机理抑制胃酸的产生,从而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而保护胃粘膜,是临床的常用药。

主要用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返流病等疾病。

但因为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多与胃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所以一般并不单独使用抑酸药,还会联用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保护胃粘膜的铋剂(比如胶体果胶铋)。

对症治疗的药物则有多种,针对的主要是胃胀、胃酸返流、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主要包括吗丁啉和一些中成药。

吗丁啉是促进胃动力药从而减轻胃胀、恶心、呕吐,促进胃排空;也可以增加食管下段平滑肌的张力,从而防止胃酸返流。

中成药则种类繁多,具体功效不易分类。主要包括气滞胃痛冲剂、建胃消食片等,可以根据症状适当选择。

五、急救互救

1、扭伤

在运动中,扭伤最为常见,尤其是足踝部的扭伤,俗称“崴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局部压痛阳性。

当发生扭伤时,最好先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骨折、骨裂、脱臼。

排除这些严重的损伤后,我们主要按软组织损伤对此进行处理。

首先,在24-48小时内要先进行冷敷,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减轻局部破裂的毛细血管的出血倾向,从而延缓肿胀,也有减轻疼痛。

可以将足部浸泡在冷水里,或用冰棒冷敷,但要用毛巾将冰棒包裹起来再接触皮肤组织,以免造成冻伤。

每次处理30分钟,间隔3-4小时重复一次。

48小时过后,我们才可以进行热敷、红外线照射热疗、按摩、活血化瘀药的外敷或内服。

这些处理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消除肿胀。但这些处理不能使用过早,那会加重局部的肿胀。

养伤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负重,避免刺激受伤关节。锻炼恢复时,关节活动要柔和,力度适中,循序渐近,不可进行粗暴的按摩。

2、出血

出血很常见,轻的出血我们自己可以处理,严重的则要立即送医,出血量大且迅速的情况,可能很快便导致人的死亡,所以学会如何止血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血色鲜红则是动脉性出血,一般速度较快;如果血色较暗则是静脉性出血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一般速度较慢。

出血有很多种情况,处理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着重介绍两种生活中方便易用的方法。

1)压迫止血

伤口较小时,无论是动脉、静脉或是毛细血管出血,都可以用洁净的纱布盖在伤口处,然后对伤口进行按压。只要凝血机制正常,几分钟即可止血。

身边没有纱布时,也可以直接用手指按压。

除了对伤口直接按压,还可以根据解剖知识按压相应的血管来止血,即指压法。

动脉出血时这种方法较为常用。而因为动脉中血流的走行是明着“离心方向”,因此压迫动脉时要压迫“近心端”(如果是静脉则是按压“远心端”)

其总体原则是“触及搏动,压向骨质”,因为只有向坚硬的骨性结构按压才会对动脉血管产生有效的阻断效应。

比如手指的动脉血管走行的部位是手指两侧,一边有一根动脉血管。因此手指动脉性出血时,便可以掐住患指根部的两侧,并向指骨上用力加压,即可以暂时阻断动脉对手指的供血,从而减缓手指远端的出血。

这种手法非常简单,用拇指和食指找准部位掐住即可,切忌采用类似“OK”手势的“环状指”手型去试图“圈住”手指根部两侧的动脉。

因这种手型其实并不是规整的“圆”形,实质上是有缝隙的,加压时力度并不能集中于手指根部两侧的动脉,因此不能形成有效的压迫止血效应。

比如前额、发际等区域的动脉血主要是由颞动脉供应的,因此该区域出血可以按压颞动脉(颞动脉位于发鬓处,用手解压此部位会感受到动脉的搏动)。

比如颜面(包括鼻)区域的动脉血主要是由面动脉供应的,因此鼻出血或颜面其他部位出血,可以按压面动脉止血(面动脉位于下颌角稍靠前的位置,可以触及动脉搏动)。

比如上臂中下段以及前臂、手掌区域的动脉血主要由肱动脉供应,因此该区域出血,可以将肱动脉按压向肱骨止血(所谓“上臂”即俗称的“大臂”,大臂里的骨即肱骨)。

其操作方法比较复杂,先握住患肢手腕,向外展向外旋,然后在肱二头肌内侧下方的凹陷处找到肱动脉的搏动,再压向肱骨。

比如手掌部的动脉血主要由尺、桡动脉供应,因此手掌部出血时,可以按压尺、桡动脉。

桡动脉易寻找,尺动脉则位于另一边小指侧的腕横纹上。

比如下肢动脉血主要由股动脉供应,因此下肢出血时可以按压股动脉。

股动脉位于腹股沟(俗称“大腿根”)中点附近,找到动脉搏动后,用力向下垂直按压。

比如小腿和足部的动脉血主要则腘动脉供应,因此该区域出血可按压腘动脉止血(腘动脉位于腘窝中心)。

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仅凭单纯的压迫止血并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此时我们需要加压包扎。

即用无菌的纱布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纱布、毛巾、衣物折成大致相等的垫,压在无菌纱布上以增加覆盖物的厚度,这是加压的基础。然后再用绑带紧紧包扎,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宜。

这种方法不适合伤口中有碎骨片的情况。

2)绞紧止血

出血量较大时,我们需要采用绞紧止血法进行结扎。

如果是动脉性出血,需要结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果是静脉性出血,需要结扎伤口的“远心端”。

首先在需要结扎的部位下用纱布缠绕一圈作为衬垫(防止后面使用止血布条绞紧时对皮肤的压迫损伤),再选用有一定宽度的布条从下面兜住衬垫,然后将折向上方的两端交叉,打个活结(单蝴蝶结)。

活结并不紧贴衬垫,而是留有一定的间隙,即打一个悬空的活结。

然后用一根硬的短棒,将其一端穿入活结一侧布条下的间隙,再进行旋转而不断绞紧,直到空隙消失,对血管产生足够大的压力,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绞紧后,将短棒的另一端穿入单蝴蝶结的套圈里,再把单蝴蝶结抽拉紧缩,将短棒的这一端固定住。

再用一张纸写下结扎止血的时间,将卡片别在布条下。

这是因为绞紧止血采用环形包扎,压迫的血管较多,且针对的一般是主干动脉。

这种动脉所支配的血供区域较广泛,所以其他非受伤区域(主要是肢体远端)的正常血供也同时被中断,因此要适时松解布条以防止肢体远端组织长时间缺血坏死。

一般每间隔40-50分钟,需松解布条一次,但同时要进行指压止血。松解1-3分钟后再次绞紧布条,不过这次布条的平面位置要稍低一些。

注意事项:禁用尼龙绳和铁丝进行结扎绑缚;上臂结扎的部位最好在上1/3的位置,因为位置偏下可能会损伤神经主干;如果患肢已经广泛坏死,则不可松解布条(需先截肢),因为会造成“挤压综合征”,坏死的肌肉组织会释放出肌红蛋白和大量钾离子,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会造成肾功能损伤,出现肾衰竭,甚至死亡。

3、骨折

骨折很常见,校园内的骨折多是在运动中发生的。

骨折后当然要及时送医治疗,但骨折的院前处置也很重要,如果处理不妥,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造成二次伤害。

骨折院前处置的主要原则是固定骨折部位防止断端的移位,以及避免感染、止血、防止休克等。我们主要介绍固定的方法。

1)肢体闭合性骨折(皮肤无创口,骨折断端无暴露)

肢体闭合性骨折最为常见,一般采用类似小夹板的固定方法。

当发生肢体骨折时,首先不可随意进行手法复位,而要进行“原位固定”,即骨折后肢体是什么状态,就保持这种状态。

我们要先从现场附近找两根硬直的树枝或木板等物(一根也可以),然后将两根木棒放置在骨折肢体的两侧(需要在木棒和肢体之间加软垫,尤其是骨头突起的部位),再用几条布带将木棒和肢体绑缚在一起。

为增加固定效果,我们不只绑缚一处,一般需要在骨折部位的两侧绑缚两处,再在稍远的两端绑缚两处。

如果是下肢骨折,因肢体较长,有时也会一共绑缚五处。

需要强调的是,木棒要有一定的长度,其两端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的两个关节。

比如前臂骨折,木棒两端就要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

比如上臂骨折,木棒两端就要超过肩关节和肘关节。

比如小腿骨折,木棒两端就要超过踝关节和膝关节。

比如大腿骨折,木棒两端就要超过膝关节和髋关节。

绑缚之后还要继续固定肢体防止移动。

如果是上肢骨折,要用布带将前臂吊起来系在颈后。再用另一布带横向从外侧兜住上臂向里用力,使之靠紧身体。布带的两端再继续分别从胸前和背后绕过去,从另一侧的腋下打结。

如果是下肢骨折,则要用几条布带再将健肢和患肢绑缚在一起。

需要强调的是,绑缚肢体时一定不能包裹住肢端(手足),要将手指足趾暴露出来,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2)肢体开放性骨折

肢体骨折严重时,皮肤会出现创口,骨折断端会暴露于体外,这称为开放性骨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首先并不急于判断骨折的情况,而要先判断是否存在严重的出血、意识障碍、内脏损害等,并予以处理,比如用止血带止血、心肺复苏等。

排除或处理好这些因素之后,我们再处理骨折。

虽然骨折移位非常明显,但绝不能在送医前自行将骨折复位。

可以简单擦拭伤口周边的污物,但对创口内部不能冲洗。

然后用洁净的纱布盖住伤口,进行包扎,再用木棒固定骨折部位,然后继续固定在躯体上。

3)颈部、脊柱骨折

颈部骨折属于脊柱骨折的范畴。

脊柱里走行脊髓,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系统,因此脊柱骨折不能随意搬动,否则可能造成脊髓的损伤,导致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甚至截瘫、死亡。

我们先单独介绍颈部骨折。

颈部骨折后,最好用颈托套住脖颈制止头颈部的运动。

如果没有颈托,我们也可以用短木板、鞋、卷起来的书本,将其放置在颈部两侧肩上,贴紧脸和颈的两侧面,并用布条从中间位置缠绕几圈系牢。

再介绍躯干脊柱骨折。

躯干脊柱骨折的院前处理,最重要的是搬运方法。粗暴不科学的搬动会损伤脊柱脊髓,造成截瘫。

脊柱骨折后,如果采用普通的“抱姿”或“背姿”进行搬运,有可能使脊柱在骨折处形成过度弯曲成角,从而造成里面骨髓的损伤甚至横断。

基于这种原理,搬运时强调两个原则,一是使伤者躯体沿其纵轴保持“平直”,二是用硬质担架搬运。

后者容易理解,我们介绍一下前者的搬运手法。

脊柱骨折患者的搬运仅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般来说需要2-3人合作。

如果患者当时并非平躺在地的姿态,则需要先缓慢将其翻转至仰卧位。

在翻转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其头部和躯体长轴方向一致,因此头和躯体要同时翻转,躯体整体始终是“平直”的。

操作上,由1人扶住患者头部,其余人员扶住肩、臀、下肢等部位。多人一起用力翻转,整个过程缓慢而同步,配合默契。

当患者平躺于地面后,接下来需要继续搬运至硬质担架上。

其搬运方法是搬运人员在患者身体一侧排成一排(如果搬运人员较多,在患者两侧排成两排亦可,这样更平稳更省力),下蹲,双手展开,缓缓插入患者身下,部位以头、肩、臀、下肢为主。

众人手的位置均匀排布,这样可以尽量平均分流患者的体重而省力,以便于大家搬运时更好地合作。

然后由一人指挥,大家同时缓缓起身,将患者抬离地面,再整体平移到旁边的硬质担架上方。然后再由一人指挥,同步将患者缓缓放下。

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患者躯体的平直,头与躯体长轴保持一致,不可弯曲。

4、破伤风

大家对破伤风这种疾病的病名非常熟悉。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造成的一种严重疾病,可致死且死亡率最高可达50%。

破伤风梭菌在生活环境中非常常见,比如土壤、生锈的金属、人畜粪便中就含有大量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生存数年,所以生活中完全避免这种细菌是不现实的。

这种细菌还能形成芽胞状态,这种状态有很强生存能力,100度的沸水煮1小时才完全破坏。

但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下不会致病,在无氧环境下才会成为繁殖体,并释放出外毒素,从而导致疾病。

因此,人体形成“纵深”、“狭窄”类型的伤口(比如刺伤)时最容易因为感染破伤风梭菌而发为破伤风疾病的。

因为这种类型的伤口可以形成类似无氧的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活动。

其他如大面积烧伤、电烧伤、严重冻伤、组织缺血坏死等情况也可以导致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致病并不是依靠菌体本身,而是通过产生的外毒素致病的。

破伤风梭菌主要产生痉挛毒素,这种毒素有嗜神经作用,经伤口被人体神经吸收后可以影响神经的功能,进而影响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的功能,主要导致肌肉的痉挛。

因此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角弓反张(因肌肉痉挛而导致躯体背弓的一种状态)、咀嚼肌痉挛(可以形成典型的“苦笑面容”)、窒息(呼吸肌和膈肌的痉挛)等症状,甚至肌肉断裂、骨折等,严重者致死。

人体受伤后,伤口感染了破伤风梭菌,如果不经处理,经过一段潜伏期(数日至数周不等),便会发病。

因此受伤之后,如果是纵深狭窄的伤口,我们需要积极处理,以预防破伤风。

首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用清水亦可),同时用力向外挤出血液以便尽量减少破伤风梭菌的含量。

然后用双氧水清创。双氧水是针对厌氧菌的强效消毒剂。

如果伤口情况严重,且距离中枢神经系统较近,还是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预防,一般需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严重者需要注射抗毒素,有时也会对伤口进行“扩创”处理。

5、烧烫伤、冻伤

1)烧伤

医学上对于火焰、电、高温液体、高温蒸气等介质的损伤统称为“烧伤”。

按烧伤的深度可分为I度,浅II度,深II度,III度。

I度烧伤时,仅累及表皮浅层。皮损主要表现为红斑,疼痛明显。可以迅速用凉水来降温,用牙膏涂抹亦可,也可以不处理。这种较轻的烧伤并不会遗留瘢痕。

浅II度烧伤时,主要累及表皮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除了红肿,还会产生水疱,疼痛明显。如无感染不需特殊处理,一般不会遗留瘢痕,但可能有色素沉着。

需要注意的是,浅II度烧伤形成的水疱不要随意挑破,这层水疱的皮是很好的生物敷料,有保持水疱里创面的作用。

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无菌针头将疱液抽出。

深II度烧伤累及真皮层,会形成水疱,水疱破裂后疼痛却较为迟钝。要防止感染。痊愈后会形成瘢痕。

有材料认为深II度烧伤的水疱皮应予以清除,这种处理如有必要,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不要自行操作。

III度烧伤累及皮下组织,甚至累及骨骼、内脏。皮肤成为焦炭状,因为疼痛感受器被破坏掉,所以无痛感。

这种情况只能就医处理,需要进行自体植皮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严重烧伤的创面是不能用水淋洗的,会导致感染。

也不要随意在烧伤区域涂抹各种所谓的“药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影响医生的观察、导致感染、影响创面的愈合等。

2)冻伤

冰点以下温度的冻伤称为“冻结性冻伤”。

I度冻伤主要累及表皮层,皮肤出现红斑。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数日可愈。

II度冻伤主要累及真皮层,皮肤出现水疱。治愈后会结痂,形成轻度的瘢痕。

III度冻伤称腐蚀性冻伤,皮肤呈黑褐色(组织坏死),冻伤区域的感觉消失,但其周围有红肿疼痛且有水疱。治疗后,坏死组织会脱落,形成新的肉芽组织,形成瘢痕。

IV度冻伤时,已经形成血栓和血管闭塞,可深达骨骼,肢体组织坏死。

后三种严重的冻伤都需要进行“复温”处理。先使患者脱离低温环境,在恒定的室温环境里,用40度的温水化掉衣物上的冰再将衣物脱下。

然后将肢体或全身浸于40度恒定的水域当中进行复温。肢体浸泡20分钟,全身浸泡30分钟。

如无条件也可以将肢体放在施救者怀里进行复温。严禁用火烤,或用冰雪摩擦肢体。

复温后如果肢体红润,血液循环良好,皮温恢复到36度以上,则为复温良好。

II度冻伤复温后要将水疱里的液体抽出,然后包扎。III度和IV度冻伤复温后,创面要暴露不进行包扎。

6、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人体导致的严重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百分之百。

人们熟知,狂犬病是由狗咬伤造成的。但其实这种病毒在其他动物身上也存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还有猫。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这些动物的唾液当中,咬伤人之后病毒会随着唾液进入人的伤口。而因为猫狗常会舔爪子,所以被抓伤也可以传播这种病毒。

甚至动物含病毒的唾液污染到人眼结膜时也会传播这种病毒。

蝙蝠洞穴的空气中也含有大量这种病毒,经呼吸也可吸入。因此在野外活动时,也要回避、远离这样的不利环境。

动物感染狂犬病病毒之后也会发病,表现为各种行为异常。而在其发病的前5天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

狂犬病的潜伏期最短10天,最长数月。被狂犬咬伤后,如果不进行医学救治,发病率高达30%-60%。咬伤头颈部时发病率更高。

我校有很多流浪猫狗,并未接受过疫苗注射。与这些动物过密接触,就有被咬伤抓伤而患狂犬病的风险。因此建议我校同学不要与这些动物过密接触。

狂犬病可以有发热、烦躁、兴奋,肌肉痉挛、恐水等症状。其中恐水症状非常突出,即使听到水声也会惊惧不安,因此本病也称为“恐水症”。

被猫狗咬伤后,我们要立即用肥皂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半小时以上,没有条件时用清水冲洗亦可。同时向外挤血,必要时扩大伤口(因为这种伤口往往表面小里面深),可以用牙刷等工具辅助清理。

然后用医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内外消毒。可以用无菌纱布覆盖在伤口上,但不要包扎。

随后就医进行狂犬疫苗或球蛋白的注射。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越早越好。

7、气管异物(海姆立克抢救法)与喉头水肿(环甲膜穿刺术)

1)人的呼吸道(主气管)与食管呈前后排列关系,两个管道的开口距离很近。

主气管的上方有“会厌”结构可以在吞咽时暂时“盖”住气管上口,防止异物进入气管。

但有些情况下仍然可能发生异物进入呼吸道的意外,比如进餐时说笑或受惊吓,或是口中含着异物时不小心误吞入气管(儿童多见),从而引起呛咳。

异物的种类非常多,有食物,比如花生、黄豆、瓜子、汤圆、口香糖、果冻。有小的物品,比如玻璃球、瓶盖、电池、玩具部件。甚至还有钢笔帽这种长形物。

呼吸道内壁非常敏感,异物进入之后会引起剧烈的咳嗽,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强烈的气流将异物冲出,但有些时候则不能成功。

此时会导致窒息,时间持续稍久则可能影响生命,因此需要立即将异物排出。

但这种情况多是生活中的意外,一旦发生并不能及时就医,所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救或他救是非常必要的。

民间遇到这种情况,常是通过用手拍打后背的方法来解决,切忌千万不能这么操作。

如果异物(一般是食物)是卡在食管里,这种拍打法可以通过震动使异物向下落,最终进入胃里,没有太大的风险。

但如果异物卡在气管里,这种手法则只能加重阻塞,影响生命安全。

而在生活中,异物到底卡在哪个位置,人们往往分不清楚,因此贸然采用拍打后背的方法有可能带来麻烦。

医学上针对气管异物的科学急救方法称为“海姆立克抢救法”,是由一位叫海姆立克的美国医生在1974年首先采用的,其后在医学界推广开,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海姆立克抢救法的操作:

以主气管为例,当发生气管异物时,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表情痛苦,以手卡住颈部,有时会说不出话,口唇发绀(青紫),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

此时,抢救者应站在其身后,双手向前环住其腰腹,一手握拳,抵住其上腹部,另一只手握住这只手的手腕。

然后快速用力曲肘收臂,向内上方挤压其腹部。

这个动作,可以使腹压迅速升高,向上冲击膈肌,压迫胸腔,使肺内残留的空气迅速向上冲,最终将气管内的异物冲出。

如一次不能成功,可以反复操作几次。

如果对方已经因为缺氧而昏迷,则使之躺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骑跨在其腰腿上方,双手交叠,掌根抵在其上腹部,迅速用力向前下冲压。其效果是一样的。

如果当前环境里只有自己一人,便要采用自救的方法。

找到一把有靠背的椅子,将上腹部抵在靠背上,然后用力向下压,使椅背向自己腹部的内上方冲击,反复操作几次,也可以将异物冲出。

如果是婴儿发生气管异物,则需将婴儿面朝下置于自己手臂上,头稍向下倾。

用自己前臂(小臂)贴住婴儿胸口,自己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成“八”字型张开(虎口张开),卡住婴儿的两侧下颌骨,同时掐住婴儿的颧骨。

然后使另一只手成“空心掌”型或普通的“平掌”,按一定的节奏叩打婴儿后背两肩胛骨中间的区域,反复叩击五次。观察异物是否咯出。

如果异物未咯出,则需将婴儿翻身,仍是头稍下倾,置于前臂上。用手托住婴儿后脑,另一只手伸出食中二指,迅速用力按压婴儿胸骨中间,反复五次。观察异物是否咯出。

如此反复操作,直到异物咯出。

2)我们呼吸时,空气进入肺的过程,需先经过上呼吸道。医学上将“鼻”、“咽”、“喉”统称为上呼吸道。

再向下则是下呼吸道。从主气管开始,向下形成左右支气管两个粗大的分支,然后继续向下不断分叉,形成更细小的各级支气管。

因此,当发生上呼吸道阻塞时,必然会导致窒息。

上呼吸道阻塞的类型很多,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况是喉头水肿。

而因为喉部粘膜下的组织比较疏松,所以一旦发生水肿,往往肿大的程度非常高,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阻塞,如果抢救不及时便会危及生命。

喉头水肿的原因众多,过敏比较多见。

当发生喉头水肿时,整个上呼吸道的“通路”几乎全被“堵住”,无法再经上呼吸道通入空气(可见此时人工呼吸是没用的),而且送医抢救往往来不及,因此需在其他位置“打开”新的空气“通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再送医治疗。

医学上选择在下呼吸道的主气管上“环甲膜”的位置暂时开通新的通气口,这就可以避开上呼吸道被阻塞的路径而建立新的畅通的呼吸通路,此即“环甲膜穿刺术”。

人的喉结处即是甲状软骨,其下方即是环状软骨,均是主气管管壁的主要结构。

二者之间有一个较窄的间隙,仅有很薄少的几层组织覆盖,其中有一层结缔组织即“环甲膜”。

在环甲膜的位置上,并没有重要的器官,也没有神经和较大的血管,因此在这里进行穿刺打开通路其实是比较安全的,并不可怕。

标准的环甲膜穿刺术需要专门的医疗器械和完整的流程,但这在现实中往往不易做到,因此我们只介绍相对比较简易的操作方法。

环甲膜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患者平躺,头后仰,施救者先找到其喉结,沿喉结中线向下约2cm处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凹陷,即环甲膜的位置。

先将该区域消毒、麻醉,但如果情况紧急,也可以从权不消毒、不麻醉。

用拇中二指按在甲状软骨的两侧,固定住皮肤防止穿刺点移动。用食指探寻到环甲膜处,然后用无菌的“环甲膜穿刺针”垂直刺入环甲膜(如果没有专门的穿刺针,也可以选用粗针头、钉子)。

因为后面是气管,所以穿刺之后会有“落空感”。同时因为刺激了呼吸道,会引发反射性咳嗽。

穿刺时掌握好分寸,不要刺入太深。

穿刺后,将穿刺针里的“套芯”抽出,留下的部分即成为中空的通气管道。如果穿刺成功,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会迅速缓解。

再用胶带将穿刺针固定在皮肤上即可。

若没有专门的穿刺针,也没有中空的粗针头,而只有钉子之类的非中空穿刺器具,则穿刺成功后需将钉子拔出,以便留下穿刺口通气。

8、中暑

人是恒温动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对产热和散热进行调整,达成平衡,从而保持体温在较小的范围内稳定波动。

因此,当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时,便可能导致体内热量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严重者致死。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高温环境中,即中暑。

除了高温环境,其他因素也可以增加中暑的发生机率或严重程度。比如湿度大、体质弱、排汗少、不通风、体力劳动等因素。

中暑分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我们只介绍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

发生中暑时,常有多汗、体温升高、口渴、面色通红、乏力、头痛、头晕、意识模糊、脉搏细数等表现,有时也可能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此时我们需要将患者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然后用接近体温的50%酒精或冷水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擦拭以求降温。擦拭的部位可选择腋下、腹股沟、前额、颈部两侧等大血管走行的部位。

不要擦拭后脑后颈、心前区、腹部、足心等部位,这可能导致心率减慢、冠脉收缩、腹泻,或末梢细小血管收缩反而影响散热。

也可以用毛巾裹住冰块放置到上述各个部位进行降温,但要注意避免冻伤。

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空气的流动而助于散热。

但降温不能过于迅速,因此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措施。

中暑的人因为大量出汗,因此会脱水,并丢失大量电解质。所以要给其补水。可选用一些清凉饮料、西瓜等。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需要强调的是,补水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如果患者已经晕厥,可指通过刺激人中、合谷等穴位促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轻度的中暑经过上述处理,一般都可恢复,如果病情严重,则需要及时转送医院治疗。

9、休克与晕厥

1)休克

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下降,多器官灌注不足,进而导致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休克有很多症状表现,主要有血压下降和意识障碍。早期还可以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呼吸表浅、心率增快等表现。发展到后期则产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休克在临床上往往是非常严重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在院前的处理所起的作用并不大,需要立即送医治疗。

但在送医前采用一些方法仍然有一定的价值。

休克的处理方法:

使患者处于平卧位,上半身略抬高,这样有利于呼吸。下肢也略抬高,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

将病人颈部垫高,使头尽量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若体温下降,则给患者盖上被子保暖。

2)晕厥

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的意识障碍,常可自行恢复。

因此与休克相较,晕厥的程度较轻,对全身其他器官的影响较少。

生活中发生晕厥的情况非常多见,原因众多,比如军训时久站、情绪精神紧张、心理暗示、处于闷湿的环境、颈动脉窦受到刺激、持续咳嗽、一次性大量排尿、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过度换气、听铜管乐演奏等。

大学生群体中发生晕厥最常见的就是军训时久站导致的,体弱者更易发生。其本质是直立性低血压,常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结果。

久站时,下肢会积留更多的血液,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因此导致脑供血不足。

晕厥发生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而扑倒,此时附近的人应将迅速其扶住,避免摔伤。

然后将患者缓缓放倒在平坦的地面上,头略低腿略高。解开衣领、皮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周边环境要空气流通良好。

按压人中可以起到刺激促醒的作用,有技术支持的也可以针刺百会等穴位。

像这种体位性昏厥,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一般很快便会恢复意识。

意识恢复后,不要催促其立即站起行走,而是要渐渐改变体位,先半卧位,再坐起,然后下地站立,最后缓缓行走。整体过程一般不少于半个小时。

这种体位性晕厥是可以预防的,一方面要注意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双腿交叉站立”或“双上肢用力紧绷”的方法。

双腿交叉或双上肢紧绷时,肌肉的紧张有提升血压的作用,从而避免或延缓晕厥。

晕厥发生之前,一般会有一些前兆的不适感,此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最大程度避免晕厥的发生。

10、溺水与触电

1)溺水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果病情不重,则主要注意保暖,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如果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方法见后面心肺复苏的内容)。需重点清理口腔异物。

溺水者肺内一般会积存大量的水,但肺虽然是呼吸器官,却有非常强的吸收功能,肺内的水一般会在2-3分钟内被全部吸收入血。

因此有些观点认为,溺水者被救上岸后,促使其排出肺内的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从其口鼻出来的水多数来自于胃里,因此应当立即采用心肺复苏。

有一种特殊的溺水称“干性溺水”,即落水后因为受到刺激而导致喉头痉挛,因此肺内并没有太多的水。

但这种情况一样会因为机械通气障碍而导致缺氧。干性溺水以儿童多见,常于数小时甚至数天后病情才加重,因此容易被忽略,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2)电击

抢救受到电击的人,首先要迅速使其脱离电源,要立即将电闸拉开,或用各种绝缘物将其推开。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电器设备本身具有电容属性,断电后仍然可能带电,因此断电闸后也不能立即触碰这样的设备。

救助者切勿以手直接推拉受电击者,或用不绝缘的物体施救,以保自身安全。

被电击者脱离电源后,我们要立即检查其意识、呼吸和心跳。如果被电击者昏迷、呼吸心跳停止,则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如果仅是呼吸停止则只进行人工呼吸。

一般来说,人受到电击后,虽然无呼吸,但若心跳仍有规律,则预后大都良好。其呼吸停止往往是因为电击导致了呼吸肌麻痹。

所以进行人工呼吸是很有意义的,不能随便放弃。甚至有材料认为人工呼吸至少要持续4h以上,最长可达8h。

有时候被电击者尚有呼吸但没有心跳,则应进行胸外挤压。

有关心肺复苏的知识可见校园网上的专题宣传材料。

11、脏器脱出

人受到严重的外伤时,有可能导致脏器脱出体外,在送医前应进行妥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反而会起到不利的作用。

肠管脱出和眼球脱出较为常见,我们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1)肠

腹壁受到严重切割伤时,肠道可能会流出体外,此时切忌强行将肠道回纳,一定要送医后由医生进行处理。

我们需要做的是对脱出的肠道进行保护。

先找到一只相对比较干净的,比脱出肠道的体积稍大的碗或盆。

然后将无菌纱布卷成圈,缠绕数匝,直径与碗的内径大致相当。

用生理盐水将纱布浸湿,将纱布衬垫于碗的内壁。

再将碗扣成脱出的肠道外面,然后用宽布带将碗底兜住,布带两端继续向后绕向腰背部,如果布带长度足够,可以如此缠绕数圈,最后打结系牢。

2)眼

眼球脱出后的处理方法与处理肠道脱出的方法大致相同。

先找到比眼球稍大的相对干净的容器,比如酒盅。然后内垫一两层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再扣在眼球外面。

用布条兜住容器。布条绕向后脑,打结系牢。

12、中毒

毒性物质的种类极多,处理方法各有不同,本文主要介绍生活中较常见的情况。

1)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是一类最为常用的农药,包括敌敌畏、乐果、敌百虫等,有特殊的大蒜气味。

这种农药毒性较大,且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均能吸收。中毒后最短10分钟即可发病,最长则达数小时或数天。

有机磷中毒有特效解毒剂,需送医治疗。但送医前的处理也有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需要使患者迅速脱离毒性环境,将其衣服脱掉(衣物上沾染有机磷)。

然后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其身体。

如果是误服或自杀服药(经消化道)的情况,可采用催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意识、合作的患者。

可以用手或压舌板、筷子等物刺激舌根或咽后壁引起呕吐反射来催吐。若效果不佳,可饮用适量清水再催吐。直到呕出清亮的胃内容物为止。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近期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或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

若患者昏迷、休克、抽搐、无呕吐反射时,则不能催吐。孕妇也不宜催吐。

2)毒蛇咬伤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坐下或平卧,切忌剧烈跑动。

用布条绑住伤口的近心端,比如手指咬伤要扎紧指根,手和前臂咬伤要扎紧肘关节上,足和小腿咬伤要扎紧膝关节下,大腿咬伤扎紧大腿根部。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阻止静脉血的回流。因为与动脉无关,而静脉多数较为表浅且薄弱,所以不需要绑扎太紧。

扎紧后每隔半小时松解一次,每次1-2分钟,以防远端组织缺血坏死。随后再重新扎紧。

扎紧后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再用火烧过的小刀将伤口呈“十字型”划开扩大,从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反复进行挤压,以便挤出毒液。

挤压的同时仍用清水冲洗,尽量将毒素洗掉。整个过程约半小时。

用大小适中的容器对伤口“拔火罐”,通过负压将毒液吸出。

如果没有合适的容器,也可以用嘴吮吸毒液,但口腔不能有破损,否则蛇毒会通过粘膜破损处进入体内。

吮吸后迅速将毒液吐掉,并用清水反复嗽口。

其后对伤口进行湿敷再送医治疗(湿敷有利于毒液继续排出)。

3)CO中毒

CO中毒较为常见,其本质是CO抢占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位点,从而导致血红蛋白不能有效携带氧气,最终导致缺氧。其对大脑皮层的损伤十分突出。

其症状有头痛、肌肉无力、呼吸困难、恶心、眩晕,最明显的特征是嘴唇呈樱桃红色。

发现CO中毒的患者后,应立即使其脱离原来的环境,或开窗通风,最终使患者处于富含氧气的环境中。

增加衣物保暖,以防止热量丢失过多。

有条件时,可给予吸氧。

若没有吸氧的条件,且患者呼吸停止或微弱,则予人工呼吸。

13、强酸强碱

化学专业的同学有较大的被强酸强碱损伤的风险。有时,还会有人吞服酸碱自杀。

强酸强碱腐蚀性极强,迅速对人体组织产生破坏,因此要经过妥当的处理才能送医。

当皮肤、粘膜、眼球接触到强酸强碱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直到冲洗干净,没有一点残留。

若是油脂态的浓硫酸,则应先用抹布擦掉,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否则会增大创面。而且浓硫酸被稀释时会释放大量的热,也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冲洗后,可在创面上涂抹酸碱性相反的弱酸弱碱来进行中和。

如果是强酸,则涂抹碳酸氢钠。如果是强碱,则涂抹醋酸。

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进一步就医治疗。

若是经消化道吞服,则应立即吞服大量含蛋白的液体,比如蛋清、牛奶、豆浆。

切忌催吐,也不能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因为均会导致胃穿孔。

强酸强碱对胃壁造成严重损伤,此时催吐胃壁的张力会剧烈增加,因此导致穿孔。

而服小苏打会产生大量气体,增加胃壁张力,因此也会导致胃穿孔。

14、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急救方法,本文将详细进行介绍。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放心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电除颤四部分。

因为除颤仪价格较高,我国各公共场所尚未普遍装备,因此本文只介绍前三个部分。

简单的说,心肺复苏即在伤员出现心脏停搏、呼吸停止的时候,施救者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人为制造“心脏搏动”和“呼吸通气”,从而最大程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人周身的器官、组织基本都需要血液供应,血液中携带的氧对于保证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脑组织对于缺氧最为敏感。

完全缺氧5分钟左右,人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心肺复苏抢救要在4分钟之内进行,称为“黄金4分钟”。

而维持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在心脏的搏动,当心脏停跳时,通过人为的“胸外按压”,可以使胸壁下陷,从而间接挤压心脏使之收缩,将心内的血液射入到大动脉当中,继而运送到全身,包括脑组织。

当手掌对胸廓的压力减小时,胸廓本身的弹性会使下陷的胸廓“自动复位”,进而在胸廓内形成“负压”,这有利于使胸内大静脉被动充盈,增加回心血量。

但血液又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其中动脉血才富含氧气。而将少氧的静脉血转换成动脉血的是肺脏。

因此当呼吸停止时,通过人工呼吸可以将一定的氧气输送到肺脏,进而使肺脏完成换气的过程。

虽然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要小于空气,但相对于不能自主呼吸的伤员的状态而言,这些氧气也足以挽救他的生命。

1)心肺复苏的大致流程

发现伤员情况异常——上前判断其是否“心脏停搏”、“呼吸停止”——明确其心脏停搏、呼吸停止——向周边的其他人求救,要求他人播打120并过来帮忙——同时立即开始施救,启动心肺复苏——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反复循环,五个循环算一组——每一组结束后,再次检查伤员的心跳和呼吸是否恢复,如果不恢复则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达

2)如何判断“心脏停搏”

心脏停搏主要表现为两方面:意识突然丧失,于大动脉处无法触及搏动。

意识丧失时,正在行走的人会表现为突然摔倒,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表现出无法唤醒,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我们可以拍打其肩膀,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如果对方没有反应,便可以视为意识丧失。

当然,意识丧失时还有很多其他表现,但判断非常复杂且需要专业技能或仪器,因此从略。

而大动脉有多处,比如手腕上的桡动脉,脖子前面两侧的颈动脉等。桡动脉相对容易触及,颈动脉则有些难度。

寻找颈动脉时,我们可以先找到喉结(一般用两根手指,食中二指),然后向旁边滑动,移开大约2厘米(约1-2指宽)处即是。

其实,我们平时可以发现,脖子两侧各有一条特别明显粗大的斜行的肌肉(整体构成“V”字形),称为“胸锁乳突肌”。而颈动脉就在气管喉结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

找到颈动脉的正确位置后,如果不能触及搏动,则说明心脏停搏。

3)如何判断“呼吸停止”

呼吸停止一般表现为:没有呼吸运动,或抽搐样呼吸(也有称“喘息样呼吸”)。

如果呼吸完全停止则容易判断,我们可以将手放在伤员鼻子下边感受气流,也可以将伤员的上边衣扣解开,从侧面观察胸廓是否有起落运动。

而“抽搐样呼吸”(喘息样呼吸)其实是一种无效呼吸,伤员的呼吸状态像是在“呼吸”,但并没有真正有效的“通气”。

对这种呼吸类型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强调的是,判断“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的过程,整体不能超过10秒,一旦判断符合条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而即使不能明确判断是否符合条件,也要在10秒内心肺复苏。

总之,启动心肺复苏的时间点越早越好。抢救每延后1分钟,存活率会下降10%。

4)如何进行“胸外按压”

在心肺复苏的过程,有三个核心步骤: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

按目前的指南,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是最高的,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胸外按压也被要求“首先”进行。

1.胸外按压时,伤员要平躺在较硬的平面上,平面不能有明显的弹性,不能太软,否则会影响按压的效果。但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条件,也要立即开始抢救,不能耽误时间。

2.施救者一般站在伤员右侧。

3.高伤员所处平面的高低不同,施救者可以选择站立或跪姿。

4.按压的手型:施救者双手交叠,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手五指分开伸直,右手五指分别插入左手五指间并扣握(也可以仅是双手掌掌根上下交叠,并不扣握)。

左手上抬,手腕掌根下压,按压时以左手掌根接触伤员的胸部。

5.按压的位置:准确的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成人)。

6.按压时以左手掌根部接触按压点,左手五指不能搭在胸壁上,要始终翘起。

双肘要伸直,不能弯曲。借助上半身的重力用力向下按压,用力均匀,不能“冲击式”按压。

成人按压胸廓下陷的深度是4-5cm(这个深度只能人为估计,当然不能用尺子测量),随后减小下压力度,胸廓便会因为弹性而自动抬起复位。

但此时左手掌根不能离开胸壁,虽然下压力度减轻,但掌根和胸壁之间要始终保持接触。

按压的频率是100次/分(有的材料说是120次/分),按压起落的时程基本相等。

按压时无论是站姿还是跪姿,都以髋关节为轴进行起落,因此实际上抢救时,施救者进行标准胸外按压其实是很累的。

7.胸外按压并非单独进行,要配合人工呼吸交替进行,而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开放气道”。

5)如何“开放气道”

气道阻塞有很多原因,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先解除气道的阻塞,开放气道。

意识丧失的人,一般舌根后坠是阻挡呼吸道的主要原因。有时候口腔内会有一些异物。我们主要介绍处理这两种情况的方法。

(其他原因较难处理,比如喉头水肿、下呼吸道异物,略。)

1.清除口腔异物

按压伤员两腮,挤开口腔,将口腔内异物用手指掏出。如果有假牙,也一并摘下取出。

动作要快,不能耽误时间,延误抢救。

清除口腔异物很重要,否则不能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还可能把口腔内的异物吹入呼吸道,导致误吸,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2.仰头抬颏法

意识丧失时舌根会后坠阻挡住气道,将舌头用手拉出虽然可以解除阻挡,但不能保持位置,因此我们通过使伤员极度仰头的方法来改变舌根的位置,从而消除舌根后坠对呼吸道的阻挡。

使人极度仰头主要有三种手法,我们只介绍“仰头抬颏法”。

施救者左手掌根放在伤员额头,用力下压,同时右手食中二指并拢,放在伤员下颏(下巴下面)处并配合左手的下压用力上挑。

左右手配合要协调,动作不能粗暴,最终使头极度后仰,标准是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注:下颌角是两侧下颌骨向后上转折处的点,位置大致在耳垂下方略偏前。)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颈部有骨折的情况(仰头拉颌法适用,略)。当颈部有骨折时,颈椎的不合理运动,有可能导致脊髓的损伤甚至断裂。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在移动头部的过程中,头、颈、脊柱要尽量呈一条直线,换句话说,只能点头抬头,不能左右扭头摆头。

6)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时,对于伤员的呼吸支持有多种方法,本文只介绍“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1.开放气道之后,伤员的嘴呈打开状态。用一块透气的纱布罩在伤员的嘴上。

这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伤员是否有可能通过接触进行传播的传染病,因此这是对施救者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但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样的纱布,就立即开始人工呼吸,不要耽误时间。

2.施救者用左手捏住伤员的鼻子(鼻腔和口腔是相通的),然后用自己的嘴“严密包住”伤员的嘴,不能漏气。

3.向伤员的嘴里吹气,力量不要太大,吹气量是500ml(只能凭感觉估量)。

切忌吹气太多太用力,因为过多的气体其实主要会被吹进伤员的胃里而不是肺。

而当胃内胀气过多时,会导致呕吐,呕吐物便可能被误吸入肺内,造成窒息。

其实,很多年前的心肺复苏标准是吹1500ml,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便改为了500ml(有材料是800ml)。

但吹气量也不能过少,否则供氧不足。

4.吹气时,用眼睛的余光观察伤员胸廓,如果气体吹入了肺里,胸廓会抬起。

5.吹气后,松开鼻子,同时离开伤员的嘴。伤员的胸廓会自动回位,将肺内进行过气体交换的废气自行呼出。

施救者要用自己的脸靠近其口鼻,体会气流的流出。同时用余光观察胸廓的下陷复位。

6.对于成年人而言,每进行胸外按压30次,便要人工呼吸2次,形成30:2的比例。

这2次人工呼吸的频率是8-10次/分(有材料说是10-12次/分),因此平均每次人工呼吸占用的时程是6秒多。

7.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能同时进行,而是交替进行。

8.施救者的人数可以是1个或2个。2个人时会比较方便,一人负责胸外按压,一人负责人工呼吸,交替间歇,会节省体力。但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对成人都是30:2。

7)几点注意事项

1.抢救时,尽量原地不动,不要随便挪动伤员。因为伤员身上可能存在一些表面上看不到的损伤,比如骨折,冒然移动可能导致原有的损伤加重。

当然,如果周边环境有危险,肯定还是要先将伤员移开原地,放置到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再施救。

2.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最高。如果确实没有条件进行其他操作,也可以只维持胸外按压,直到救护车到达。

总之要最大程度维持胸外按压的持续性,尽量少间断。

3.按压时因为操作方法不当,按压点位置选取不正确,用力过猛等因素,有可能造成伤员的肋骨骨折。有时即使是正确的按压,也有导致骨折的可能。

一般来说如果只是单根肋骨骨折,且程度不重,则胸廓的弹性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可以继续进行按压。

但如果骨折位移程度重,或骨折数量多,胸廓的弹性明显下降,甚至胸廓发生严重形变,则不能再进行胸外按压。

美国的尸检报告显示,很多被实施胸外按压的尸体上都有肋骨骨折。有些学者认为,如果不达到骨折的程度,说明按压的深度不够。

其实,胸外按压虽然有其标准,但是在实操中,仅通过人为的感觉很难判断动作是否过度,因此出现骨折是很常见的,难以完全避免。

但鉴于我国医疗环境的特殊情况,我们对伤员施救时,还是要尽量保证不出现骨折。因此动作不能粗暴。

4.人工呼吸导致胃胀气时,可以按压上腹部以利胃部气体的排出。如果有呕吐,需要将伤员的头侧过来,以免误吸。但颈骨有骨折的情况不能侧头,这样会损伤颈部脊髓。可以用手指将呕吐物掏出。

5.判断意识丧失时,不要粗暴地摇动伤员的身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拍打其肩部即可。

小结:完整而标准的心肺复苏虽然并不是一套非常简单的抢救技能,但一般来说只要用心学习实践,多数人其实都可以大致掌握其操作方法。

因为与动作有关的“肢体操作技能”常常不需要特别专业的理论知识,反复操作即可熟练,即有用处,且不容易遗忘。

在现实生活中,医护人员并不能随时随地出现在伤员的身边,而抢救往往最重时间。

因此,非专业人员如果能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无论是用于救助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伤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IMG_256 IMG_256 IMG_256附:相关图片

六、几类特殊疾病

1、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持续的心境落,意志消沉,悲观绝望,甚至产生幻觉,有不同程度的厌世情绪,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巨大,人际关系疏离,因此很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著名影星张国荣就是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的。

大学生群体当中患有抑郁症的比例在逐年增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患有抑郁症的人,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刺激反应都较为淡漠,对良性刺激也无法产生正常的兴奋和愉悦的情绪。

但这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情绪低落,现代心理学的各项研究证明,部分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皮层海马区会发生萎缩,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器质性疾病。

患有抑郁症的人不仅自身非常痛苦,还常常无法得到周边人的理解,会被人认为是“装抑郁”、“矫情”和“搏同情”,甚至亲属也会有这种态度,这些都会加重抑郁症患者的病情。

此外,有些抑郁症患者外在的表现非常“活跃”、“乐观”,但其实内心非常痛苦,缺少快感。但这些只能由自己来承担,无法对外倾诉。

出于亚洲文化的影响,以及国人对心理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抑郁症患者的就医率极低。甚至很多人都不将心理疾病当成是真正的“疾病”。

因此大学生患了抑郁症之后不能拖延,不能被这些落后的认识所影响,不要以为这种情况可以随着时间“慢慢变好”,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时就医进行正规治疗。

但我们又不能随意定义抑郁症,抑郁症的诊断要依照专业的心理标准和心理医生的评估,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情绪低落并不属于抑郁症的范围,大学生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情绪变化就给自己或他人安上抑郁症的“帽子”。

2、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肿瘤的一种,分急性和慢性,再细分可以有很多类型。

其中一小部分目前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和良性预期,但相当一部分仍属于极为严重的疾病,难以彻底治愈。

血液内的白细胞细分为五种类型,主要与人的免疫机能有关。而白血病就表现为白细胞的失控增殖,但又分化障碍,且凋亡受阻。

因此最终会产生大量没有实际功能的幼稚白细胞,导致免疫机能下降,感染机率增加,常表现为发热、炎症等。

同时还反过来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骨髓是造血器官),从而导致红细胞减少的贫血,血小板减少的出血症状。

随着这些幼稚白细胞的增多,最终会侵犯浸润全身多处组织器官,比如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和关节的疼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白血病,影视剧中也常以此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

以社会人群为基数,白血病的发病率当然没有高到遍及我们生活的程度,但临床上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并不低。

年轻人患急性白血病的比例较高,因此值得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白血病是恶性疾病,必须就医治疗。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的,主要是提高警惕,遇到可疑症状积极就医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及远离可以导致白血病的因素。

当我们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近期明显出现体质虚弱,反复感染发热,以及易出血等症状时,便要积极就医诊断。

而远离可以导致白血病的因素更是预防的重点。

目前研究认为,导致白血病的因素主要有病毒(RNA病毒)、辐射、化学物质(亚硝胺、氯霉素、保泰松、苯及其衍生物等)以及遗传因素。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不必要的辐射,接触化学物质时保护措施要完善,不滥用药物。

3、特殊时期流行的疾病

1)禽流感(甲流)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导致的传染病,但并不是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体所致,而是在感染禽类之后发生了基因重组,这才获得了感染人体致病的能力。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比如1997年我国香港首次发现的可以感染人体的H5N1型,以及2013年我国发现的H7N9型。

研究表明,与携带本病毒的禽类密切接触可以传染本病,禽类粪便也可以传播这种病毒。但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尚不充分。

本病早期的症状类似普通流感,表现为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头痛、乏力,难以仅凭借症状进行区分。明确的诊断需进行病原学检测,进行病毒的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

本病早期症状虽然类似于普通流感,但若不进行有效的医学干预,则病情会发展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咯血,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心衰、消化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2)非典

2002年我国爆发的“非典”流行是非常重大的社会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非典型肺炎又称“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英文缩写为“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非典的早期症与肺炎很相似,表现为发热、咳嗽、肌肉酸痛、腹泻、乏力等。

因此诊断上要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主要与各种肺炎进行鉴别。明确的诊断要进行病原学检测。

因为我国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当年的禽流感和非典均未造成更为重大的国民损失。我们现在已经不必过分担心,身边再次发生这种传染病的概率并不高。

但与传染病相关的科学观念有必要进行强调,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寄生虫

1)疥疮

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皮肤表皮层下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疥螨常寄生于皮肤比较嫩的部位,多见于指缝、肘窝、脐周、外生殖器等部位。

疥螨在表皮层下开凿出迂曲的中空隧道,导致皮肤表面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疱疹,有强烈的瘙痒,夜间加重。

疥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治疗。

可以用外用的杀疥虫药剂涂抹于患处,常用的有硫磺、硫代硫酸钠、水杨酸软膏、朴灭司林霜等。

涂药前先用热水洗浴,再从颈以下开始“全身”涂抹药剂,重点部位着重涂抹,并用力揉擦。

如果瘙痒严重,可以服用抗组胺药止痒,比如扑尔敏。

换洗的衣被要煮沸杀虫或在日光下曝晒。如果不方便煮沸,可以用完整的塑料袋将衣物包裹起来并密封,一周后疥虫会饿死。

本病传染性强,因此集体生活的大学生,如果同一寝室多人得病,需要同时进行治疗。

生活中不要密切接触病人及其衣物。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将患者隔离,回家治疗,病愈后再返校。

本病虽然传染性强,但较易治疗,一般数日即可见效。但疥虫卵可能还存在,7-10天左右就会发育为成虫,因此要继续观察半个月,如果没有新的皮损出现,才证明已经治愈。

2)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一种比较可怕的寄生虫病,曾在我国建国初期肆虐,经过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强有力地控制住了其态势,但离完全杜绝血吸虫病还有一段距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血吸虫在自然界的中间宿主是“钉螺”,因此钉螺生存的水域就成为“疫水”。

人在疫水区域劳作,血吸虫的幼虫会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和淋巴,最终移至肠系膜静脉中。

血吸虫在肠系膜静脉中发育为成虫,产卵后,虫卵或随粪便排出,或进入肝脏。

本病症状多样,表现为发热、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肝脾淋巴结肿大、腹痛、腹泻、呕吐、咳嗽、贫血、紫癜、哮喘等症状。

而后期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腹部胀大,这与腹水和肝脾肿大有关。

血吸虫病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因此预防血吸虫病极为重要。

为预防血吸虫病,我们不要到疫水区域活动,不可避免时必须做好保护措施。

3)螨虫

螨虫是一种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寄生虫,种类繁多,目前研究有50000多种,生活想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螨虫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其尸体、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可以致病,最常见的有酒糟鼻、痤疮、肺螨病、皮肤过敏、哮喘、肺炎、鼻炎、肾炎等。

室内的螨虫多集中于阴暗角落,毛毯、枕头、床垫、凉席、空调等处都有大量的螨虫。

宠物身上也可以寄居螨虫,成为传播途径的一个环节。

螨虫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难以避免,因此我们要时常打扫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勤晒被褥、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七、一些与健康或医疗相关的行为

1、避孕与人工流产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文化观念也不断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近年来,大学生性行为日益增多。

而因为缺乏相关的性知识,不注重避孕或避孕失败,便会导致女生怀孕。

出于文化秩序和大学生活的限制,有些女生选择到非正规的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甚至自行操作,往往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此,介绍一些有关避孕和人工流产的医学小常识是有其必要性的。

首先,最经济可靠的避孕方式就是使用避孕套。

使用避孕套还具有较好的预防性传播疾病的作用。

而计算排卵期和体外射精的方式,其实都有一定的受孕风险,因此不建议采用。

也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来避孕。

避孕药的本质是通过雌激素和孕激素来干扰受孕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避免受孕的目的。

目前只有女性避孕药可以使用。

避孕药有两类,复方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

医学指南建议使用短效避孕药,相对更安全。一般服药规律是连续服用21天,然后停7天,如此反复循环。

市场上常见的短效避孕药有妈富隆等。

而紧急避孕药是避孕失败后一种补救措施,对女性身体影响巨大,因此不建议选用。市场上常见的品牌有毓婷等。

避孕药在国际上应用数十年,较为安全可靠。但也有一些情况不能使用,比如高凝状态(血栓等)、癫痫、抑郁、偏头痛、血管性头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乳房及生殖道肿物等。

一般来说,如果女性受精怀孕,月经便会停止来潮,此时可以通过验孕棒进行检测。

而结果一旦显示受孕,则建议到正规医院向妇科医生进行咨询。不能因为羞于启齿而回避就医,从而延误时间,反而导致更多的麻烦。

人工流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负压吸引、钳刮法以及药物流产。

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之内的患者,钳刮法适用于10-13周以内的患者。

药物流产因为使用方便,所以近年来使用越来越多,常用药物有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对于妊娠时间的要求各地医院则各有不同,一般在49天以内,即7周以内。

2、同性恋性行为

同性恋其实由来已久,古代也盛行过同性恋。在动物界,同性性行为也并不少见。

目前,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同性恋的认识尚有不同意见。但从文化层面上看,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包容的社会,人们对于同性恋的接受度也在逐年升高。

大学生群体中的同性恋情况并不少见,我们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这种性取向进行评价,本文仅简单探讨一下相关的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有很多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艾滋病、梅毒、淋病等。不洁性行为和性滥交都有增加患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几点:

一是保持有一个稳定的性伴侣。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以人为途径进行传播。因此,只要不频繁更换性伴侣,患病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二是同性性行为过程中,也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孕套是较好的保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类疾病的传播。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因男性同性恋而导致的艾滋病案例逐年增多。

可见,虽然是同性性行为,但做好疾病方面的保护也一样有价值。

三是拒绝不洁性行为,这是基本的卫生意识,要养成这方面的习惯。

3、献血

一个成年健康人的总血量大概是4000-5000ml,每次献血200-400ml对身体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而献血后,人的造血系统会因这种失血的刺激而增加功能,很快便能将丢失的血液补充回来。

医疗领域中,可供输血的血液资源十分短缺。因此献血的意义便在于救助更多的患者。

献血有国家法定的标准:

年龄在18-55之间。

男性体重不能低于50KG,女性体重不能低于45KG。

血压不能高于140/90mmHg,也不能低于90/60mmHg。

脉搏在60-100次/分。

无传染病,无其他严重疾病。

献血前不能进食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

禁酒。

多喝水稀释血液。

献血后禁茶,针眼处两天内不能沾水,注意休息。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所

2019年3月4日

关闭窗口

校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