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首页

通知公告

大学生传染病知识宣传
2018-09-12 10:48   审核人:   (点击:)

一、结核病

结核病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人体引起的疾病,最常发生于肺部,称为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不过结核杆菌可以侵犯的部位很多,并不仅限于肺,还包括骨、肠、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但肺结核的传染性最为明显,因此我们主要介绍肺结核。

肺结核病病程长、传染性强,学校里人员密集,更易于造成结核病的流行与暴发。

我国是结核大国,近些年各高校里结核病的散发与流行时有发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有时表现为高热或无明显体温改变)、潮热(午后体温升高)、盗汗、胸痛、纳差、疲乏和消瘦。

上述症状独立来看常缺乏特异性,很多时候与普通感冒或亚健康状态相近,因此早期时常被我们忽略。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经呼吸道排出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或是从痰中释放出来飘浮到空气中的结核杆菌,如果被健康人吸入肺内就有可能感染。

传染源:并非所有肺结核的带菌者都是传染源,只有活动开放性的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才有传染性。

既往得过肺结核但经正规治疗已经康复的人更是不具有传染性。因此我们不要对有结核病史的同学产生歧视。

其实我国作为结核大国,很多人都感染过结核杆菌,只是多数并不发病而已。

因为本病是否发病与体质也有一定关系,抵抗力较强的人往往不易发病。

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毕竟是一种传染病,而且潜伏期也很长,很多时候已经在学校人群中传播,却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等疾病集中暴发流行时时机已经太晚(隐性传染链)。

因此在发现学生患病后要对相关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通过PPD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查。

患病学生同宿舍、隔壁宿舍以及同班的同学是“高危暴露”人群,是“流调”的重点。

在流调过程中,如果“新发现”一例结核病患者,则疾控中心人员还会扩大流调的范围至“同系”、“同楼层”的人员,甚至是“全校学生和教职工”。

检验方法:最适合于批量筛查和流调的检验方法是结核菌素试验(PPD)。

我校新生入学进行的就是PPD,结果显示强阳性者提示感染结核菌并可能处于活动期,当然PPD强阳性也未必说明一定就是结核病,还需要进行胸部X检查进行确诊。

仅PPD强阳性但胸片无异常的同学并没有传染性,但不排除以后发病的可能,因此国家对于这种情况建议“自愿”进行“预防性用药”。

但如果拒绝用药,则应当在以后的3、6、12个月时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病情的变化。

治疗:要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治疗,比如当地的传染病医院而非“综合性医院”。

本病治疗的过程较长,复检的时间也很长,一个完整的过程至少要4个月,一般在6个月以上。

结核病在以往称为“痨病”,没有好的治疗手段。但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采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来治疗结核病已经没有什么难度。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即要保证治疗疗程的“完整性”,如果中途停止治疗则可能造成“耐药”,这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如果进一步出现“多重耐药”,则基本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疾病的转归极差,因此要引起重视,要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不能自作主张。

对于传染病而言,积极预防的意义更大,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些有关结核病的知识。

结核杆菌是一种耐低温和干燥高温的细菌,在冬天寒冷的环境下也可以生存很长时间。

其在痰中存活的时间也很长。痰液干燥之后,结核杆菌可以漂浮到空气中,感染经过的人员。

但这种细菌却不耐湿热,一般经过煮沸5-10分钟即可灭活。紫外线、医用酒精(75%)对其亦有杀伤力。

此外,结核病虽然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发病情况与人的体质密切相关。

那些平素身体健康的人,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很强,在相同的环境里较其他人更不容易得病。

针对上述结核菌的这些特性,我们可以按下面这些预防措施去做,以减少发病的概率: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饮食合理,作息有度,不熬夜,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

2、儿童接种卡介苗,可预防或减少结核病发生(但卡介苗对于12岁以上的人效果较差)。

3、学生宿舍和教室时常开窗通风,每次至少15分钟以上。

对于预防结核病而言,开窗通风其实比用其他方法消毒杀菌的效果更好。

4、衣服被褥经常拿到太阳下照晒(2-7小时),或是用紫外线灯照射杀菌。

5、不随地吐痰。不要面向他人咳嗽或打喷嚏。病人的痰液用纸包裹,深埋或焚烧,或经其他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倒入厕所。

6、用肥皂以流动水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用手遮掩后)应立即洗手。

7、结核病流行时,不要到人员密集区,或戴好口罩。不与具有传染性的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8、学生在校期间,如发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确诊,确诊后第一时间上报。

学校要对患病学生进行隔离,对相关宿舍进行消毒。而患病学生经治疗后,要持锦州传染病院的无传染性诊断证明方能返校。

小结:

肺结核虽然是较严重的传染病,但目前的医学已经可以治疗,只要能够及时进行正规、完整的治疗,98%的患者都能治愈,不必过度恐慌。

二、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主要通过性和血液传播,此外还有母婴垂直传播。

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患者发生一些常人不会发生的疾病。

病毒进入人体后并不立即致病,而是有8-10年的潜伏期。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艾滋病毒在体外的生存能力取决于不同的条件,煮沸可迅速灭活,56度约10分钟灭活,在37度环境中,医用酒精、10%漂白粉、0.3%双氧水、0.5%来苏经10分钟即可灭活。但在室温下的液体环境中可存活15天,被污染过的物品至少3天之内仍有传染性。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都是传染源,他们的各种体液当中都含有艾滋病病毒,比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伤口组织渗液、乳汁,器官组织同样含有大量病毒。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异性性行为占多数,男性同性恋行为次之,但数据表明,近年来男性同性性行为的比率有明显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固定性伴侣的同性恋行为本身当然不能凭空产生艾滋病,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根本是性滥交行为。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同性性行为应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平等态度,但同性恋群体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感染疾病。

此外,经静脉使用注射器吸毒、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医源性感染等途径也可以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目前还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治疗的(治疗和治愈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了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尽管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可以有效抑制它的繁殖,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延缓发病。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目前,预防艾滋病是首要的措施:

1、要做到只有一个相互忠诚、没有感染艾滋病的性伴侣。

2、每次性生活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预防工具。

3、不输入不明来源的血液制品,不使用可以接触血液的安全性不明确的锐利器具,比如剃须刀、针、注射器等,因此不建议学生纹身、打耳洞,更要禁止吸毒。

4、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能会在怀孕的后期、分娩过程中和母乳喂养时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有30%左右的概率,因此,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服用阻断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生孩子时,可采用剖腹产。

人们总会担心被艾滋病患者感染,这是人之常情,但其实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因此各位同学不必过份担心恐惧。

比如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当然,面对艾滋病,洁身自爱才是最为重要的。

三、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居首。

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常和普通感冒无异(其实很多呼吸道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都很相象)。

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可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患流感后需到正规医院治疗,不建议自行处理。

流感病毒有相应的疫苗,但因为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很强,所以以往注射的疫苗对新的病毒不起作用。因此在流感流行的年份,还是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

需要强调的是,流感是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是无效的。

四、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儿童多发。

症状及体征: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有时不发热即有皮疹),一般在发热第一天出疹,随后以疱疹-结痂-脱痂的方式演变(脱痂后无瘢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位分布较多。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且在发病前1-2天直至完全结痂期间都有传染性。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不耐酸、不耐热、对紫外线敏感,尤其在痂皮中不能生存,因此患者如果已经完全结痂,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本病具有长久免疫力,既往只要患过一次水痘,一般就会获得终身免疫。

但水痘愈后,病毒常会潜藏于体内神经细胞中,日后如果免疫力下降,则有一定机率发为带状疱疹,民间俗称“蛇串疮”,主要是皮肤疱疹和剧痛,可反复发作。

蛇串疮一般发生于肋间神经和面部的三叉神经。因为三叉神经的第一分支支配眼部,所以也可以发生虹膜炎、角膜炎。本病一般会有皮肤疱疹,但也有少数患者只有疼痛,此时要注意鉴别。

本病一般呈良性。

五、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腮腺炎病毒感染腮腺即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另有一种化脓性腮腺炎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本文不作介绍),但病毒其实可侵犯全身多处组织器官,比如胰脏、睾丸、中枢神经系统等。

症状: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质韧,但皮肤一般不发红。

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传染源:本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在腮腺肿大前7天到发病后2周之间均有传染性,因此患病学生确诊后当隔离就医,宿舍紫外线消毒。不过本病愈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

本病无特效药,但属自限疾病,预后良后,部分可引起并发症,比如睾丸炎,可导致睾丸疼痛、触痛,数日后好转,可引起睾丸萎缩,但一般不影响生育,仅少数病例恶化,比如发生脑膜脑炎等。

六、乙肝

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所致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携带者数量约1.2亿人,而全球已达3.7亿人。

乙肝病毒是五种肝炎病毒中唯一的DNA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核内,因此难以被药物彻底清除(鉴于我国医药卫生方面的广告管理尚不到位,有些媒体的广告可能会对某些乙肝药物进行夸大、虚假的宣传,谎称可以清除细胞核内的病毒,建议不要轻信)。

乙肝病毒本身对肝脏的直接影响可能并不严重,但其长期慢性的作用会通过免疫系统间接影响肝脏功能,最终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

本病急慢性以6个月为界进行划分,但无论是急性、慢性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均为传染源。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微量被污染的血液即可能具有传染性,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切断传播途径,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于生活中较小的皮肤粘膜伤口也要注意避免感染。

比如不可与他人共用洗漱用具、锐器等,包括牙刷、纹身针具、剃须刀等。

在患有口腔溃疡时,最好不要到外面就餐,因为通过破溃的口腔粘膜,理论上也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本病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和性传播,因此要具有科学的保护措施,要积极向医疗机构咨询。

乙肝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比较强,乙肝病毒耐低温、耐干燥,对医用酒精和紫外线也不敏感,但标准的高压蒸气消毒可以使之灭活,煮沸10分钟可灭活(这种方法适合于可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够耐受高温的生活器具),5%次氯酸钠(即84液)有效。

乙肝虽然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的传染病,但日常的生活接触并不会传染乙肝。

因此,我们要在了解乙肝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消除对乙肝不必要的、多余的恐惧心理,消除对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歧视,科学地看待乙肝,作到理性和宽容。

我国前些年便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明文规定各单位不允许进行乙肝检查,我校的新生入学体检便已取消了乙肝五项检查,对于其他途径发现的乙肝患者也进行信息保护。

在乙肝预防方面,也可以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不过个体差异性很大,有些人多次注射也不会产生抗体,或抗体持续时间不长。

七、甲肝

甲肝是肝炎的一种,甲肝病毒属RNA病毒,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经消化道粪-口传播,常有肝大。

甲肝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比如海产品、水域、土壤中,其中因为进食未经煮熟的海产品而导致的甲肝疫情在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在大连、上海便都有过甲肝疫情的暴发。

甲肝病毒在水、土、贝壳中可生存数月,耐低温,但煮沸5分钟即可灭活,因此进食海鲜时一定要延长煮沸时间。

甲肝病毒对紫外线和84液也很敏感,可用相应的方法对生活环境进行消毒。

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因为得不到重视,反而往往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本病具有传染性的时程也较长,在患者发病前2周一直到查肝功谷丙转氨酶峰值过后的1周内均有传染性。

本病潜伏期也较长,一般为15-50天,而在潜伏期末期的传染性是最强的。

不过本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也有相应的疫苗。

预防本病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水果、蔬类一定要清洗干净,吃剩的食物要储存在冰箱中,并且再次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对于螺蛳、贝壳、螃蟹等海产品,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注意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避免疾病的媒介传播。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八、细菌性痢疾

本病简称菌痢,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传染病。

病原体:痢疾杆菌。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传播。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或经生活接触、苍蝇等均可传播。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所谓“里急后重”是指便意频繁,但总有便后不净、肛门坠胀的感觉。而当发现粪便中出现脓血粘液时,便高度提示本病,应该积极就医。

本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方面主要是避免饮食不洁,注意卫生。

九、鼠疫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感染造成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虽然在城镇里发病的可能性较低,但仍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历史上,欧洲的“黑死病”即是鼠疫(肺鼠疫的表现)。我国清朝末年在东北也曾暴发过鼠疫。

鼠疫杆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属革兰性阴性菌,主要在鼠类及旱獭等啮齿动物间传播,在适合机会下便会传播给人类从而引发鼠疫。

这种病菌在自然环境中可生存长达1年,在低温环境及尸体中存活时间更长,但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经100摄氏度高温煮沸1分钟即可灭活。

1、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是疫染的啮齿动物,主要包括鼠类和旱獭。而感染鼠疫病菌的患者也是传染源,其中肺鼠疫患者的痰中因为可排出大量病菌,因此是最为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被疫染鼠类身上的鼠蚤叮咬,因鼠蚤吸食鼠类血液之后,鼠疫杆菌会在其叮咬人体时返流入人体血液而发生传播,有时亦可因被叮咬后搔抓而感染。

此外,经呼吸道、消化道(食用疫染动物的肉,比如旱獭和绵羊)、皮肤接触亦可传播。

2、发病类型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腺鼠疫:表现为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腹股沟、腋下等处的淋巴结红、肿、热、痛、化脓溃破、出血、坏死。

全身多处组织、器官、系统受累。

2)、肺鼠疫:鼠疫杆菌累及肺脏时会出现肺鼠疫。此时因为痰中可排出大量病菌,因此极具传染性。

3)、败血症鼠疫:病菌入血,便可形成败血症鼠疫。分原发和继发两种。

3、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全身中毒症状、出血、休克、斑疹、皮肤紫绀发黑、衰竭、意识障碍、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咳痰(初为粘液状,后为泡沫状或鲜红血色)等。

4、潜伏期及隔离

腺鼠疫潜伏期一般2-8天,原发性肺鼠疫及败血症鼠疫为数小时到3天,平均6天,最长者可达9-12天。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大完全消失后7天。

肺鼠疫隔离至痰培养6次完全阴性。

生活中一旦发现疑似患者,须立刻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

患者和疑似患者要“分别隔离”。

接触者应医学观察9天。

曾接受预防接种者观察12天。

5、治疗

腺鼠疫主要采用链霉素和磺胺类。

肺鼠疫主要采用链霉素和四环素或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和氯霉素也是常用药物。

6、预防

1)、不要到疫源地区活动(如不可避免,应当作好防护工作),不要接触鼠类、旱獭(剥动物皮也有传染风险),不要食用旱獭和疫染的绵羊。

2)、避免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不要到因鼠疫死亡的死者家里吊丧。

3)、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积极灭鼠灭蚤。

4)、鼠尸,鼠及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应该彻底消毒或焚烧。

5)、加强疫情报告,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6)、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服用磺胺嘧啶。

卫生所

2018年9月2日

关闭窗口

校园新闻